WARLI在2025米蘭國際家具展所提出的織物方法論
在2025年4月8-13日的米蘭家具展中,WARLI于24展廳D41展位為觀者呈現出來的展覽,進一步明確了品牌近年來的戰略方向:從單品制造者,轉型為空間織構系統的構建者。換句話說,WARLI不是在展示某幾件新地毯,而是在呈現一個關于“如何組織空間元素”的方法論。
個性化≠任意化
此次發布的產品線以“個性化”作為關鍵詞,但其所傳達的絕非一種被廣泛濫用的任意性,而是一套在嚴格控制下的變量體系。以Dots系列為例——該系列由設計師Paolo Zani執筆,曾是品牌穩定暢銷款,本次則被重新定義為“系統”,即可按需選擇10種經線與10種緯線色彩進行定制,形成矩陣式組合。
而工藝維度也被嚴密嵌入這一系統性中:手工編織、羊毛與天絲纖維、獨特捻線技法——這些并非為了制造視覺張力,而是讓每一塊成品具有“可預判的差異性”。這種微妙的平衡,讓Dots既不是全然的工業品,也不落入傳統手工藝標簽。
WARLI Contract:產品服務化的再定義
品牌近年來強化的另一個策略,是其在B端市場的“項目型”轉向。通過Contract服務,WARLI并不簡單作為一個材料提供方,而是介入到建筑師與室內設計師的工作路徑中,成為其“系統配合者”。品牌將其所有地毯設計分為三種路徑:
Catalog customization
Tailor-made bespoke
Equipment Collection(為設計行業專業用戶開發)
這不只是產品層面的分類,而是一種供應鏈結構的重組。Equipment系列中的Arena、Curl、Tiles等設計,更像是為“場域模塊化”而生的構建單元——你可以理解為地毯領域的“基礎語匯”。每一個都不是為了主角感而存在,但卻構成了空間氛圍中無法省略的基底信息。
材料實驗不是“炫技”
除了紡織系統本體之外,WARLI在產品線中也引入了金屬與玻璃等非織物材料的表達方式。其意義并不在于“跨界”,而在于材質語義的一致性:這些產品也在講述“系統性”與“再定義”的議題。
例如Islas戶外桌組,乍看之下是對有機形態與工業材料的結合,但其實背后的焦點在于材料來源:100%再生鋁材,取自飲料罐、自行車零件、報廢船只與摩托車。這些“再生源”通過粉末涂層與水泥質感飾面,被賦予了不屬于它們原始功能的另一種身份。
Barona臺燈則更直接,拋光金屬與厚重鑄件展示了設計師對于工業語言的信任感,毫不掩飾其“非家居性”。它存在的意義是明確的——不是裝飾,而是一種物理介入。
Twilight戶外燈籠則更偏向“使用場景實驗”。這款獨立供能的燈具,具有IP67等級防護、玻璃燈罩與不銹鋼結構,配備感應式充電底座與遙控調光,在某種意義上,它像是公共空間“便攜光源”系統的一種簡化雛形,更多指向戶外社交、臨時照明、或野外策展場景的可能。
空間即系統,材料為語法
WARLI在2025米蘭展上的呈現,在于它對于“構建空間秩序”這件事的長線思考。從紡織紋理、材料來源,到產品組合方式,甚至包括服務模式,品牌所試圖推動的,是把家居產品從“獨立的美學個體”重新納入到一種“可設計的系統”之中。
這是一個更具策略性的動作,也更貼近當下高端設計實踐中被廣泛討論的“設計即組織”理念。WARLI的思路清晰而克制,不需要過度敘事,不追求驚艷瞬間,但你能從中看出它對結構、流程與語義的深度掌控。
在這個風格極易過載的行業里,保持“冷靜”本身,也是一種難得的設計能力。

更多精彩資訊,請點擊時尚生活網:www.fashionlife.net.cn
熱點閱讀
- 秋日的日本東北:紅葉與溫泉的5日之旅
- XG 2024蘭州丹霞大秀 以時尚續寫東方美學
- 章子怡為新電影《醬園弄》提著菜刀拍
- 看看44歲的秦嵐這樣穿有多美
- 這些寶藏小鎮,必須在你的南非旅行清
- 回顧國際巨星李玟的32年經典造型
- 趙露思:漫畫里走出來的發型種草機
- Coach發布全新假日系列
WARLI在2025米蘭國際家具展所提出的織物方法論
為都市生活注入無限生命力 上海時裝周GORE-TEX品牌空間限時開啟
希爾頓花園酒店一季度新開業酒店亮點:核心城市+文旅目的地雙
ONTIMESHOW 2025AW——無界相生 美美相成



